齐齐哈尔市
登录/注册
教师 学生 课件 资讯
热线:400-608-0573
长按上图二维码添加本地客服微信

 文章内容
别只顾着吃月饼啦,中秋是怎么来的?一起来了解一下!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一书,而真正形成全国性的节日是在唐代,《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中秋与月亮有什么关系?

 

 

 

 

月亮崇拜、月亮神话与中秋祭祀的习俗,我国早在3000多年前的周代就产生了。在汉代,月亮祭拜基本为皇家垄断,之后一直到唐代,都极少见到普通民众拜月的记载。

古人中秋拜月,据说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觅偶的习俗以及古代秋报拜土地神的遗俗。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

 

 

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此后,古人赋予月亮许多美好的传说,从月中蟾蜍到玉兔捣药,从吴刚伐桂到嫦娥奔月,丰富的想象力为月宫世界描绘了一幅幅斑驳陆离的胜景。自汉至唐,骚人墨客纷纷吟咏月亮及月中之事,八月十五月圆时成为抒发感情的极佳时刻,并把月圆当作团圆的象征,把八月十五作为亲人团聚的日子。因此,中秋节又被称为“团圆节”。

 

 

月亮上真的有玉兔吗?

 

 

 

记得小时候听母亲讲过“玉兔捣药”的故事,长大后才知道,这是一个源自后羿与嫦娥的传说。

“嫦娥奔月”之后,因嫦娥违反天条吞吃了不死药,随即变成了丑陋的蟾蜍(癞蛤蟆),被罚日夜不休地捣不死药。所以世上流传着李商隐的一句诗:“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玉兔跟嫦娥到底是什么关系呢?

其实玉兔就是嫦娥。据考证,“玉兔”源于“於菟”,是古代楚地称呼“虎”的土语。

月亮,是古人心目中的宇宙精灵,称为“金之神”。嫦娥奔月后成为月精,自然也就成了“虎神”,用其土语说即“於菟”。“於”、“玉”读音相近,“於菟”也就被后人附会成了“玉兔”。

由此看来,月亮上有玉兔,只是一个美丽神奇的传说罢了。

  

中秋节为什么与桂花、焚香、科举有关?

 

 

 

 

月亮,是古人心目中的宇宙精灵。在五行中,秋属金,秋天的月亮最明、最清晰,所以又叫“金之神”。

 

中秋节与桂花

敬“金之神”,当然少不了桂花、焚香。古人赏月常伴桂花,中秋节前后正是桂花盛开的季节,坐在桂花树下,呼吸着氤氲醉人的香气,观赏光辉皎洁的明月,是古人的一件雅事、乐事。焚香乃是鬼神崇拜中一种最普遍最重要的手段,由此产生的令人心醉神迷的香气,是一种精神食粮,具有升华和净化灵魂的作用。

 

中秋节与焚香

中秋焚香拜月自古以来就有,可追溯到周代天子每年秋分祭月的习俗。古人把中秋焚香祭拜月神的习俗称为“熏月”。所用的香料,常常是众香之首——沉香。因沉香“聚天地纯阳之气而生”,被认为能够用纯阳之性沟通三界,上感于天,其香气不仅怡人,还能辟邪祛秽、安和身心、调和情志,让人们在欢庆节日之余不忘养生、养性。

这个中秋,你不妨像古人一样试将香熏融入到赏月雅事中,在悠闲之香中团圆、读书、品茗、会客、待友。

 

中秋节与科举

中秋节成为一年之中的重大节日,还与我国自隋朝开始施行的科举考试有着极其微妙的关系。封建社会开科取士,遴选人才,一直是统治者十分重视的一件大事。


©2024| 关于我们| 课件下载| 联系方式
赣ICP备170104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