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市
登录/注册
教师 学生 课件 资讯
热线:400-608-0573
长按上图二维码添加本地客服微信

 文章内容
世界维系靠的就是我这样“自私”的人


自私是这世界上最不被允许的自由。

 

在之前一期的《奇葩说》中,大家就“美术馆着火了,一幅名画和一只猫,只能救一个你救谁?”的辩题展开了讨论,平常看似荒诞不经的李诞说了一段话引发人们的深思,他坦言自己是一个自私的人,并且表示,世界维系靠的就是“自私”的人。

 

 

我很佩服他的坦诚。毕竟从人类的评判标准看,自私是一个贬义词,它似乎展示了人性所不堪的一面。可是反过来想不自私,时刻想着他人就是伟大就是我们想要的吗?

 

/01/

我们会听到很多的声音

 

曾听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小女孩从小极其听话但是性格却有些孤僻,不喜欢同其他小朋友打闹,唯一陪着她的是她的玩具。

 

她的父母为了能让她开朗起来,会邀请一些小朋友到家里来玩,小女孩打心眼里不喜欢这样的热闹,可父母说:“这是为了你好,你需要朋友。”她内心抗拒,可还是答应了。

 

她表面上和所有爸妈请来的小朋友玩得很好,其实依然觉得他们吵闹。只有爸妈觉得她比以前开朗了。

 

直到有一天,邻居家的小孩抓着自己最喜爱的洋娃娃不肯松手,爸妈笑呵呵地随口就说要把玩具送给那个小孩,她第一次大声地抗议:“那是我的玩具,凭什么要给她?”

 

回应她的却是爸妈的一顿训斥,他们教育她要懂得分享,其他小朋友喜欢的拿去就好了,他们会再给她买,她低下头哭了,爸妈只当她同意了,却不知道那个玩具对她来说是唯一的玩伴。

 

邻居家的小孩如愿拿走了玩具,爸妈后来也的确给她买了新玩具,可她却不觉得这个新玩具是她的的,因为它随时都有可能被别人拿走。

 

 

后来,每次有人要来家里的时候,她就会偷偷藏起来自己喜爱的玩具,只拿出其他不喜欢的玩具,只要其他小朋友表现出一点喜欢自己的玩具,她就会主动分给他们。没人看到她面上全是笑容,眼神却是疏离。

 

小女孩慢慢长大,伪装得越来越好,按照父母的意愿去做每一件事:读书、嫁人、生儿育女,她的每一次选择里都掺杂着父母的声音。

 

生命的最后,她脑海里飞快地闪过这一生,她面无表情。

 

只有看到一个画面,她笑了。

 

那是她最喜爱的那只洋娃娃。

 

人的一生有那么长久,却只有一瞬间是为自己而活,真的值得吗?

 

如一禅小和尚所说:“人最怕演绎着自己不擅长的角色,最后还把自己弄丢了。”

 

/02/

你对谁都好,就是对自己不好

 

我偶尔会观察别人的生活,发现无论男女老幼,都在“人艰不拆”地活着,他们有人抑郁,有人恐惧社交,有人彻夜难眠,但他们都有一个共通点,那就是都对别人很好,对自己够狠。

 

蒋方舟在某期节目中就曾自曝是“讨好型人格”,她说自己在很长一段时间都非常害怕起冲突,非常害怕别人生气,所以有时自己觉得别人说得不对的时候,嘴里却说“你说得太棒了,再来一段”,心里明明积累了很多不满却不会表达。

 

 

讨好型人格习惯把别人的想法、别人的感受和评价放在第一位,而自己为了不被别人讨厌扮演的是“取悦”他人的角色。

 

在我的朋友中,小美是讨好型人格最突出的一位,因为她从来不会说不。

 

读书的时候,爸妈让她高考填志愿选个好就业的热门专业,她就放弃了自己的兴趣;

 

工作的时候,同事让她帮忙打印文件,她就放下手头的工作去帮其他人打印;

 

后来嫁人了,婆婆希望她在家做全职太太,她就辞去了原本很好的工作。

 

可结果呢?

 

四年的大学生活都像是在混日子,当年报志愿的热门专业后来变成了就业压力最大的专业;帮同事跑腿打印文件自己的工作没有完成被老板劈头盖脸的骂;在家做了全职太太,没有了经济来源,花一分钱都要看婆家的脸色。

 

没有人珍惜她的付出,反而觉得应该,她越发地委屈,她不明白:为什么我放弃了那么多对我来说珍贵的东西,还是不被理解和尊重?

 

可是她忘了连她自己都轻易放弃的东西,别人又怎么会因为她放弃这些东西而感激她的付出。

 

我看到过很多支离破碎的家庭和不那么美好的境遇,越发觉得:

 

“学会为自己着想,才是生命的真谛。”

 

 

/03/

为自己而活才是最应该做的事

 

很多时候面对周遭的质疑,我们自己都会不确定地问自己:我这样做是不是太自私了?

 

“父母对自己有养育之恩,不听他们的话是不是不孝顺?”

 

“伴侣是要过一辈子的,不围着他转是不是不对?”

 

“孩子是身上掉下来的肉,不护着他是不是不负责任?”

 

这些话听起来句句在理,但句句都像扎在心头上的刺,却没人说出口,因为他们怕坦露自己的“自私”,因为一旦承认了“为自己而活”,往往会被人定义为是“自私”、“坏”。

 

曾听到过最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是有被家暴者不愿离开对自己施暴的人,还帮着隐瞒事实,被家暴后从自己身上找问题,一遍遍反思自己,认为是自己做的不够好。

 

你说这是可笑,我只觉得可悲。明明他们自己是受害者,却还在无止境地妥协。

 

做一个善良的、能帮助到别人的人从来不是过错,但善良有度,过分的善良就变成了对恶的纵容。

 

季羡林曾说:“能够百分之六十为他人着想,百分之四十为自己着想,他就是一个及格的好人。”

 

所以,如果别人都值得你七分的热情,你不妨对自己也善良一点,宽容一点。

 

说到底怎样才能过好这一生?我想大概就是:

为别人着想,为自己而活吧。


©2024| 关于我们| 课件下载| 联系方式
赣ICP备17010457号